市民政局精准发力 推进创城工作向纵深发展
创城活动开展以来,市民政局聚焦主责主业,把创城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有机结合,紧盯重点民生兜底保障工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民政系统创城工作落实落地。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形成良好创建氛围
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创城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创城指挥部提出的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把创城工作列入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与民政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督查、一起考核,切实从思想上、组织上、具体措施上全面进行落实。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并确定局机关党委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常规性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目标要求,对创建目标及具体措施内容进行细化量化、逐项落实。先后召开专题调度会议5次,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调度,分管领导具体牵头抓总,形成了创建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精心谋划,科学设计,载体活动切实可行
市民政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与创城工作结合,今年以来,先后设计了3项载体活动,为创城贡献了民政力量。一是制作地名标志公益广告牌。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有力开展,结合民政工作职能职责,展示本溪地名标志标识特色,制作了50块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宣传牌,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同时,开展了擦亮本溪地名标牌展示美丽城市名片活动。民政局组成志愿者对胜利路解放路火车站商业大夏——原明珠大酒店——第十二中学——富佳广场——地工路道口的15块地名标志牌进行了清理擦亮。二是倡导文明祭祀。为弘扬时代新风,倡导文明祭祀,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带头弘扬文明祭祀新风,传承优良家风,带动身边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破除殡葬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在祭祀节日期间向全市发出《文明祭祀倡议书》,让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把祭祀活动转化为怀念先辈亲人、弘扬时代新风的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市民,共建文明城市,为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本溪”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三是开展结对共建。为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市民政局开展包社区结对共创文明城活动。市民政局机关与北地街道办事处永胜社区结对共建。市民政中心与北地街道办事处永新社区结对共建。市民政局直属(含中心直属)各单位与驻街社区结对共建。以社区环境绿化、净化、美化为目标,民政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开展“党员当先锋、创城作表率”活动,集中清理居民小区卫生死角、小广告小招贴、生活垃圾、除雪、规范院落楼道物品摆放等,做到环境卫生整洁、空中管线整齐、停车规范有序。
三、紧密结合,精准发力,树立民政文明形象
据不完全统计,市民政局依托“三留守”服务站,共动员志愿者1400余人次,服务儿童18100余人次,服务老人1740人次,服务妇女240余人次,残疾人350余人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50余人次。为660名留守和困境儿童发了价值24.09万的冬季救助物资。组织志愿者对我市6个乡镇的660户贫困家庭实施了电路安装改造,总行程8000多公里。在溪湖区试点建立了5个街道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站,各社工站自正式挂牌服务以来,核查社会救助598人,入户排查和探访社会救助家庭110人次;核查特困人员29人;开展政策宣传、入户排查和探访等儿童服务26人次;开展慈善捐助15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人;开展务类业务培训5次。组织150名志愿者开展了疫情防控等社会公益活动,募集款物合计77万元,为360人提供帮扶。制定村规民约1个、修订167个,新制定居民公约37个、修订93个,全市288个村、230个社区已全部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定修订任务,完善覆盖率均达到100%。我局还以生态文明月活动为契机,开展环境保护整治活动。利用宣传栏、LED屏、宣传条幅、微信工作群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文明活动月标语,开展社会宣传。成立志愿服务团队会同北地街道办事处永胜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清洁本溪 爱我山城”志愿服务,深入到属地社区管辖区内,开展清理街巷积雪、疫情防控消杀和清除垃圾活动。还组织了16名机关干部成立文明交通疏导志愿队,参加“文明出行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在早晚高峰时段,配合胜利路文化宫岗执勤交警开展文明出行引导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