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行动出实招,便民利民暖民心
——市民政局利用社会救助大数据服务困难群体
9月是开学季,以往每年在此时段,家里有中小学生的低保户,都要到所在地的社区、街道、民政部门开具证明和介绍信,再回学校办理医保、学杂费减免等事宜。这类家庭数量达几千户,来回奔跑,不仅非常麻烦,基层民政部门也不堪重负,有的县区民政部门开出的证明甚至超过一两千份。为方便这部分群众办事,市民政局日前主动协调市医保部门,通过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向医保部门提供全市低保、低收入、特困等困难群体全量数据4万余条,并每月定时动态更新,以此对低保家庭学生集中开展信息核对、认证身份,特殊个案再按特殊情况处理,从而使老百姓不用为了开证明在社区、街道、民政部门和学校之间跑来跑去,低保家庭学生只要在学校报个名字,剩下的事再不用操心了。
能通过信息系统查询核对的,就不再让老百姓跑腿。作为市民政局开展的“走进困难家庭,倾情解忧暖心”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近日,市民政局还与市教育部门沟通,主动承接对减免学杂费低保学生的信息认证工作,使这一类家庭也不再需要到相关部门开具证明。通过大数据,市民政局还先后为医保部门完成了医保系统在册的参保民政保障对象38091人信息与低保特困信息系统在册人员信息比对;为残联认证困难家庭残疾学生32名、低收入残疾儿童53名。同时,对数据库内所有人群按照新申请人员核对、在册救助对象半年核对开展动态监测,监测范围包括车辆、存款、房产、社保、工商、司法、交通、殡葬等方面,提高社会救助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