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mzj-2025-00048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民政局 |
信息名称: |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关于推进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一刻钟银龄 生活圈的提案》(第4148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5年 |
发布日期: | 2025-05-12 | 成文日期: | 2025-05-12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关于推进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一刻钟银龄 生活圈的提案》(第4148号)答复
陈艳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一刻钟银龄生活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摸底调查
经各县区初步排查,全市70周岁以上老人共计107902人。其中高龄独居7072人;失智失能1421人;重残1721人,其他困难群体30585人。
二、开展银龄互助行动
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以社区为单位积极发动退休老党
员、志愿者参与银龄互助。2024年敬老月期间开展走访慰问与生活微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生活和心理问题。
三、积极推动老年人助餐服务
一是深入实地调研,精准把握用餐需求。目前,本溪市已设立20个助餐点位,分布于各个县区。其中,桓仁县1家,平山区8家,明山区4家,溪湖区5家,南芬区2家,助餐价格区间在10 - 12元,部分助餐点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优惠,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用餐需求。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完善设施。成功争取到省级资金38万元,已按照因素分配方式全额下拨至各县区,专项用于助餐点位设施设备的完善,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用餐环境和服务。三是完善政策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印发《2025年本溪市老年助餐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本民发〔2025〕6号),明确工作目标与实施路径。同时,启动全市老年助餐服务点位调研走访工作,全面了解各点位日均就餐人数等运营情况。此外,组织各县区民政部门召开老年助餐点位建设指引研讨会,邀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参会,共同研讨制定《本溪市养老助餐点建设指引(参考)》,为助餐点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
四、全面提升社区功能
一是社区党委充分调动老党员、老教师、老骨干力量,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伍,为老年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搭建有效平台,把老弱病残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经常深入空巢老人家中看望老人,了解老人的需求,检查老人家的上下水、电路、煤气罐情况,手把手地教老人正确用气、用电。及时帮助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社区成立老年活动中心,设置棋牌室、书画室、阅览室、舞蹈室等多个功能区域,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定期组织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如书法绘画比赛、读书分享会、合唱排练等,吸引老年人积极参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拓展社交圈子。设立老年人服务专区,配置老花镜、医药箱、充电器、养老服务政策宣传资料等。
按照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积极配合一刻钟银龄生活圈建立,一是推进社区老年助餐服务。根据社区居家老年服务的趋势需求,我们正在制定《本溪县老年助餐实施方案》,拟计划2025年在县城观音阁街道范围内,通过依托现有餐饮服务单位,建设2处老年助餐示范点,给予一定额度的老年助餐补贴,同时对老年人从60-80岁予以每餐2元的补助,80周岁以上适肖提高补助金额,探索老年助餐经验,以点带面进一步推进老年助餐;二是引进智能化服务系统,对于老年顾客,可进行人脸识别信息注册、充值服务,到店仅需刷脸消费,避免因老年人身份优惠而产生的一些钻空子行为;三是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增强专业照护、日间照料、康复护理、上门服务等能力。
按照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摸清底数:我县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共12969人,空巢老人1.2万人,困难和重度残疾人650人,其中重度残疾人365人,所有民政对象的特殊困难老年人都能做到“一人一档”。
二是开展银龄互助行动:按照本民发[2024]7号通知的要求我县现在每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电话探访一次,每半年上门探访一次,主要了解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健康情况、是否需要精神慰藉等需求。社区和自愿者团队不定期的进行志愿活动,提供理发、情感慰藉等关怀。
三是建立社区食堂:按照本民发[2024]27号关于印发《本溪市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底,平均每个街道办事处至少打造1个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位。我县将尽快落实此项工作,摸清底数,考虑老年人用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联系现在已经成型的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配餐服务。按照相应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做出优惠补贴。
四是全面提升社区功能:我县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棋牌室、书画室等老年人活动中心,满足老年人活动需求;政务服务窗口可以“面对面”为百姓办理业务,但是暂时做不到“线上办理”;我县每个社区都设有警务室;社区微服务功能只能提供简单的咨询事务,不能提供理发、缝补、缴纳水电费等功能,但是社区会不定期组织义工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理发,心理咨询、心理慰藉等服务。
五是积极推广智慧养老:2024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我县确定床位建设635户,上门服务902人次。床位建设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智能化改造,按需安装网络连接、紧急呼叫、活动监测等智能化设备,通过智慧养老平台接收数据,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老人的需求;上门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服务、基础照护服务、探访关爱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委托代办服务、精神慰藉服务,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小程序记录上门服务的时间及次数等。
按照平山区人民政府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鼓励街道和社区利用闲置国有房产,配建养老服务用房,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提供房源,建设文体娱乐室、康复训练室、阅览室等功能室,努力实现实现社区周边养老服务全覆盖。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不断补硬件强软件,继续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养老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不出社区就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按照明山区人民政府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明山区按照省、市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创新打造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开展“舌尖上的幸福”老年人助餐暖心行动计划,通过建设社区食堂、开放老年人就餐点位,为老年人提供就餐便捷服务。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保障、社会优待、社会参与及以适老化改造为重点的宜居环境建设等政策,推动我区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取得新进展。
按照溪湖区人民政府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鼓励辖区内各养老机构,除为本机构养员提供正常养老服务外,加强与周边社区协作,为区域内的居家老年群体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居家上门服务,向长期照料老人的家庭提供全面服务;二是依托河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区低保、特困、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三是联合区发改部门包装溪湖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组网项目,计划在火连寨街道、东风街道、彩屯街道建设3所社区级养老服务机构,预计新增床位200张以上,进一步完善我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加大我区城乡养老服务机构覆盖面。
按照南芬区人民政府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目前,南芬区有公办养老机构一家,坐落于南芬街道南芬村,共有养护楼两栋,建筑面积9000平,占地面积10000平,床位220张,可以满足南芬街道及全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我区农村幸福院13家,日间照料中心4个,因设施和功能不全,助浴、助洁、助餐、助医、助行等多元化日常生活照料未能发挥作用。我区共有养老护理员12人,2024年我区共组织11名养老护理工作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8人持有养老护理证,其中持有高级证2人、中级证2人、初级证4人。我区现有养老服务公司1家,日常开展助老、扶老服务,运营社区食堂两家,日均服务合计100-150人次,仅限南芬街道居民用餐,未能覆盖南芬区全域。
下一步:一是加强农村幸福院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满足老年人就近娱乐、活动需求。二是我区组织养老服务人员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落实养老服务人员激励机制,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稳定人才队伍。三是继续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支持企业开展为老服务项目,鼓励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区养老食堂建设,提高社区养老助餐食堂覆盖率。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五、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市民政局拟招募服务商搭建本溪5G智慧养老综合监管服务平台。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龄人群体为服务对象、以企事业服务机构为网点、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支撑,将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进行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老年人需求、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有效对接和信息同步。加强政府在养老管理的主导地位和监管职能,实时掌握真实有效的养老服务过程,构建养老产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运营数据,链接养老产业资源,为养老产业政策制定、产业资金有效投放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实现智慧养老、科技助老。同时,提高了政府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管控能力,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的主动性,撬动市场运营,实现养老行业的良性发展。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安全的智能化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我们真诚地希望您能继续关注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养老问题,携手推动我市养老服务工作迈向更高台阶。
本溪市民政局
202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