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mzj-2024-00088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民政局 |
信息名称: | 市第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把本溪建设成为辽宁养老产业示范基地的提案》(第3172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发布日期: | 2024-06-11 | 成文日期: | 2024-06-11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第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把本溪建设成为辽宁养老产业示范基地的提案》(第3172号)答复
李英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本溪建设成为辽宁养老产业示范基地的提案》收悉。谢您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注,特别是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您提出的几点建议,也正是我们工作中需要加大力度努力推进的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建设标准化养老服务机构
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获评辽宁省首批五级养老机构,是其中的唯一公办养老院,并被辽宁省养老服务业联合会评为辽宁省养老服务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针对当前养老行业发展趋势,一福院探索出“标准化+养老服务”的发展思路,并按照“三步走”策略推进实施。在标准化服务的示范引领以及医养融合的有力支撑下,一福院结合自身实际和行业特点,倾心打造“失能、失智、临终关怀”三大服务品牌。成为本溪市养老产业标杆。
二、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
2023年,市民政局印发《本溪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实施细则(试行)》,聘用有资质专业评估机构作为第三方进行此项工作。2023年度,市民政局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工作,通过率为47%,超过省民政厅要求的40%通过率。
三、开展智慧养老服务项目建设
通过招商引资,开展5G+智慧养老综合监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逐步拓展对全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内容及质量的有效监管,探索植入市场化运营模式,为本溪养老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提供平台支撑。围绕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养老地产、助老科技产品、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旅居养老、康复护理、老年教育等养老服务领域和产业链各环节,着力搭建养老服务产业的展贸平台,吸引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用品制造商、康复医疗器械企业和养老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养老企业投资建设,助推养老产业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按照市科技局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全面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支撑性和贡献度,我市制定出台了《本溪市关于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通过具体政策措施,促进包括养老产业在内的各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育高端科技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目前我市已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联合共建中科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本溪中心,与东北大学、东北技术大市场等域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校地合作,在我市组织开展一系列科技路演对接活动,为相关先进技术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组织实施“带土移植”科技人才专项行动,进行招才引智,吸引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来溪创新创业。二是围绕我市养老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地方企业与域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对接,开展科技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活动,对接引进技术成果及人才团队。并通过各类科技计划,加强对相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促进我市养老产业发展。
按照市商务局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理清养老产业链招商路径。2024年我们将结合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对标集群发展,优化完善养老产业招商图谱,明确相关行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招商领域。完善项目可研、前期配套等数据信息,形成高质量的养老产业链项目储备库。二是加养老产业项目的招商洽谈、走请。积极谋划和参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招商推介活动;用好辽洽会、进博会等各级各类展会平台,拓宽对接渠道。
四、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
一是我市正常运营的养老机构共144家。其中,有10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其余134家全部与就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签约,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签约率100%。
按照市发改委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在《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纳入相关内容。提出利用温泉、山水、历史文化等丰富资源,在温泉寺、思山岭、五女山等地区规划建设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田园养生等特色康养小镇,打造东北亚生态休闲康养目的地。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开发为老年人服务的产品用品。二是出台《本溪市“十四五”时期“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从培育发展新兴养老服务业态、探索发展老年相关产品制造业、积极承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养老功能等方面,培育壮大养老产业。三是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夯实项目储备,推进项目建设。在“十四五”规划中,围绕养生养老设立专栏。聚力攻坚、协力合作,发挥项目专班作用,紧扣“谋、立、推、建”项目工作重要节点,会同各部门共同持续谋划、储备、推进养老产业项目。四是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养老项目行政审批工作。
按照市卫健委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深化医养签约合作,实现医疗与养老资源有效融合。我市一直坚持支持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自2016年起,全市148家养老机构与25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医养签约合作,签约率达到100%,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方式、费用及双方责任,由签约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上门巡诊等服务,极大的满足了养老机构老人就医需求。二是加快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医养结合机构是指同时具备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市卫健委积极落实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不断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流程和环境,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已覆盖两县四区,截止到今年3月医养结合机构9家,其中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4家(市铁路医院、本溪延康健医院、桓仁康卫医院、本溪县三院)、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5家(惠群养老康复院、红星谷花园养老院、南芬区福利中心养老院、本溪市第五福利院、本溪市第一福利院),这些机构都是百姓住得起、质量有保证的专业性医养结合机构。随着我市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市还积极推进老年人安宁疗护服务,2023年我市2家医疗机构被省卫健委授予“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分别是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平山院区)、 本溪市铁路医院,为终末期的老年患者提供积极的整体护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三是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为本溪养老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市卫健委积极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强市战略,扎实开展中医药产业振兴行动,弘扬中医药文化,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鼓励中医药与养老、文化、养生旅游融合发展,为本溪养老产业发展聚集了有利资源。我市已培育了一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健康旅游试点单位。现有6家单位获得省卫生健康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命名的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6家单位获得辽宁省中医药健康养老示范单位。四是紧盯民生实事,做好市中医院医养结合综合体项目。2023年中央财政投资1个亿,用于本溪市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新院区选址在本溪市第三医院右侧,原本溪卫校院内,2024年市政府将市中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列为民生实事,市中医院将与本溪城投公司合作,拟于2025年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市中医院将发挥养老和医疗康复优势,打造本溪首个医养结合综合体医院,以实现医疗-护理-康复-养老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健康管理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养老需求。
按照市文旅局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依托水洞、枫叶、温泉、冰雪、长城、红色旅游等品牌,重点围绕温泉、森林、地质、中医药等资源,稳步推动康养项目建设,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不断优化康养产业综合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桓仁县参中堂等6家企业获评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小市一庄、江南水镇、枫林谷里房车小镇、康溪温泉、熙康云舍温泉度假酒店等一批精品景区、项目建成运营;天著温泉、雲山滑雪场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同时培育了同江峪、甬子峪、韩家村特色民宿等消费热点。二是将继续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丰富康养旅游内容,推动文旅康养项目建设,发挥我市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丰富、体育设施完善的优势,将康养产业与民俗文化、特色旅游、体育活动充分融合,打造集康养度假、康疗旅游和康体旅游于一体的多元化康养旅游体系,促进文旅康养多元化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支持和帮助,真诚希望您能持续关注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多出主意、想办法,帮助我们呼吁,共同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本溪市民政局
2024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