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mzj-2024-00080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民政局 |
信息名称: | 市第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我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3015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发布日期: | 2024-06-11 | 成文日期: | 2024-06-11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第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我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3015号)答复
民建本溪市委会:
您委提出的《关于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我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谢贵党派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注,特别是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视,您党派提出的几点建议,也正是我们工作中需要加大力度努力推进的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街道(乡镇)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通过发挥前期建成的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作用并通过较大养老机构进行赋能,打开围墙,辐射周围居民,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桓仁县已于2022年9月获批成为全省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新建八卦城街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于2023年5月底建设完成。
按照本溪市农业农村局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将这样解决:建议中提到“相关部门会同村镇应加强对农村基础建设监管和日常养护,应适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良性竞争,进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和质量提升”,按照我省农村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明确以2024年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净化整治攻坚之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与乡村建设,建设有本溪特色的“五有四美乡村”(有规划、有机制、有人员、有保障、有群众参与;水美、路美、村美、院美),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25个、评选“最美村屯”10个、评选“最美庭院”100个,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按照本溪市发展和改革委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在《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纳入相关内容。其中,第三十章“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针对“一老一小”需求,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和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有效引导域外人口流入,努力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遏制人口下降,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努力实现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二是制定《本溪市“十四五”时期“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加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三是出台《本溪市“十四五”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行动方案》,将科学规划养老机构建设、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培育壮大养老产业等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予以部署推动。四是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夯实养老项目储备。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专项,研究吃透国家政策,有针对性谋划包装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及省级资金,支持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五是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养老项目行政审批工作。六是继续做好项目谋划储备、行政审批工作,密切关注国家及省级相关政策措施,推进养老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配合主管部门做好专项领域具体措施方案落实工作,全力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我市人口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管理工作
一是实施特困供养机构维修改造。2023年我市争取上级资金150万,完成了5所特困供养机构维修改造: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敬老院、桓仁满族自治县古城敬老院、溪湖区敬老院、南芬区福利中心和本溪市第五社会福利院。2024年特困供养机构维修改造请示已签发至省民政厅,拟争取资金490万。二是推动农村养老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完善基础信息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农村老人信息台账,所有特困老年人的信息都在金民系统内可查询,保障特困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按照本溪市市教育局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开展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根据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教育局科学研究“十四五”期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规划,支持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老年护理)、医学检验、中医康复技术等养老服务类专业和医药卫生类专业群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效契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学校通过现代学徒制、1+X试点、校企订单式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形式,建立适应养老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与本溪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实训基地,有序开展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养老护理员培训轮训;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主体作用,经过申报和评审,现已具备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保健调理师、口腔修复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格,按照国家人社部制定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可以对我市养老护理员进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由护理康复保健实训楼、康养楼、医养楼三部分组成的1万平方米的康养医养一体化开放性教学实训基地列入《本溪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项目专栏,项目现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为我市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和实践锻炼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是开展养老护理专业学生的素养培养工作。我市各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的人才培养改革,结合行业、企业所需,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辽宁医药化工职业学院通过开设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让学生亲身感受老年护理的工作氛围,加强职业情感培养;学院通过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到校授课,介绍职业职责和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职业理念,通过开设护理伦理、护理礼仪、普通话训练、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引导护理专业加强职业语言表达与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增强承受挫折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把对职业的认识内化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促进职业情感和个性的和谐发展,进而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院通过发布就业信息、举办双选会等方式,广开就业渠道,和多家医疗养老企业建立并保持密切联系,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就业信息,使毕业生资源合理分配,充分就业。
三是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培训的指导。继续开展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免费培训,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范畴扩大至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各方面。提高养老护理资格证书含金量与社会认可度,充分发挥养老服务企业等市场主体作用,将养老行业岗位技能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深度融合。继续鼓励专业人员和院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养老护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加强互通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策划开展更丰富的公益大讲堂活动,加大帮扶力度,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信息数字化大家庭,继续以社区老年教育融合发展为目标,通过社区教育赋能基层治理,为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并做出应有的贡献。
按照本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采取如下措施:一是针对农村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其工作问题、保障收入来源的问题,市人社局将积极与企业沟通,协调企业提供更多适合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岗位。开展各类招聘会,同时深入农村加强宣传工作。让农村年轻通过线上、线下各类渠道获取用工信息,为农村青年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村(镇)基层就业服务人员的业务指导,建立“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为农村年轻人提供更优质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同时加强对农村失业青年的登记和回访,根据其需要为其提供一对一的政策咨询和就业培训等服务,切实提升农村年轻人的就业能力。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服务渠道
依据《关于开展2023年城乡特困群众救助保障提标测算有关工作的通知》(辽民传字〔2023〕7号)文件要求,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与城乡低保标准同步提高,始终保持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分别测算,2023年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原来的1037元/人/月,提高到1107元/人/月,提高幅度2.6%,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原来的904元/人/月,提高到952元/人/月,提高幅度5.3%。
四、创新服务模式,深化农村医养融合
一是积极探索在农村开展互助养老等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农家大院、闲置校舍和民房等资源,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的农村互助幸福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积极发挥功能作用。二是所有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均与就近医疗机构签订医养结合协议,签约率达100%。
按照本溪市市卫健委的协办意见,此项工作将这样解决:一是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免费为老年人健康体检。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33个乡镇卫生院,292家村级卫生室,每年为辖区内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同时结合老年身体状况,提供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这些项目均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免费为老年人服务。二是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完善老年人健康信息。由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医务人员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为居住半年以上户籍及非户籍老年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情况等,对有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等疾病的老年人。医务人员每年上门进行送药服务,对重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追踪管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数据定期上传至全市人口健康卫生信息平台。三是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需求。截至2024年2月,我市现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10所,医养结合机构覆盖全市两县四区,为本市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双重服务。如,本溪县第三人民医院开设了医养结合养老病区,设立医养专护病床70张,配备专业医生护理团队和养护设备,收养县内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康复、治疗及生活照料,形成了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结合的老年人健康管护新模式。平山区崔东街道办事处所辖崔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34张养护床位的老年病房,为老年人及慢性中晚期病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即医、护、养、康、教、临终关怀六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2023年省卫健委牵头11家部门联合下发了《辽宁省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2024年,市中心医院也将改造东兴分院区,在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增设养老服务项目,开办医养结合机构,积极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健康问题。
五、加强农村养老宣传引导
大力弘扬敬老爱老孝老美德,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协助农村老年人维护合法权益。
再次感谢您党派对民政工作的支持和帮助,真诚希望贵党派能持续关注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多出主意、想办法,帮助我们呼吁,共同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本溪市民政局
2024年2月25日